1960: 立体声零年



在立体声于电影院中大显身手之时,LP逐渐在唱片市场站稳脚跟,配合慢转唱盘和以单声道高保真技术录制的节目,SP阵地日渐狭小;此时唱片业也发生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裂变,战前的两大品牌(英国HMV和美国RCA)垄断局面,由于对LP市场的争食品而被中小厂牌打破:英国本土的Decca异军突起,开发出单声道高保真录音系统ffrr;美国局面则更复杂,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寓意日渐丰满,不光成为RCA在本土的最大竞争对手,更带动水星(Mercury)、国会山(Capitol)和雷明顿(Remington)三家公司冒起,大肆从HMV和RCA方面挖角;至于欧洲则有刚从二战中恢复的德国唱机公司(DGG)、德律风根、和荷兰菲利普公司。

上述这近十家公司这时都已经具备了进行商业化立体声录音的技术能力,而拔得头筹的却是其中名气不大的雷明顿公司,1953年他们为同样名气不大的约翰逊(Thor Johnson, 1913-1975)指挥下的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录制了第一卷立体声录音母带。老大RCA自然不甘落后,年底即请斯托科夫斯基进行试验性的立体声录音,次年(1954)以法国指挥家明希(Charles Munch)和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柏辽兹清唱剧《浮士德的沉沦》为开端,进入立体声录音时代。首批产品还包括托斯卡尼尼的最后两场音乐会。

英国方面一马当先的是当时拥有最成熟高保真单声道录音技术ffss的Decca,也在1954年5月14-28日间在瑞士日内瓦维多利亚大厅完成第一批商业化立体声录音,由瑞士大指挥家安赛美(Ernest Ansermet)偕罗曼德管弦乐团录制巴拉基列夫的交响诗《塔玛拉》、柏辽兹的《本维诺托·切里尼序曲》以及格拉祖诺夫和里亚多夫的管弦乐曲。

有趣的是最早的商业化立体声录音不是以LP形式推出,而是采用了双轨开盘式立体声录音带(Reel to Reel)的格式。主要的发行商有RCA和Concertpaes两家,同样的录音带,立体声版的价格较单声道版贵一倍。随着双声道放大器和扬声器的普及,到1957年秋天,立体声音响组合首先以录音带为信号源为专业人士采用。
较之更普及的LP系统,开盘式录音机仍然以发烧友为销售对象,因此对于立体声LP的需求可谓迫在眉睫,技术方面则主要涉及到唱片格式和唱头/唱针结构的改造两方面。唱片格式的改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还是以布鲁米伦的理论为依据,将立体声母带的音频信号,在母盘上将左、右两条声轨均和平面成45度角的方式,刻入一条声带里;而唱头/唱针方面也相应地加以改良,使之适合立体声LP播放的需要,通俗地讲就是从原先的单轨铁路变成双轨铁路。从此,以左、右声道为基础的音场和定位概念,成为评价高保真音响系统音质的重要术语。

1957年11月,一家小唱片公司Audio Fidelity率先推出立体声LP,第一面是“迪克西兰公爵”(Duke of Dixieland)的爵士乐,第二面则是各种铁路、火车的声音效果。Audio Fidelity的老板西德尼·福赖(Sidney Frey,1920-1968)十分精明,他告知所有唱片行业内的人士,只要以有公司抬头的信纸来函,即可获赠立体声LP一张。而经营刚出世不久的立体声唱机组合的音响店老板,则只有购买Audio Fidelity的LP作为示范之用。福赖又推出四款新的立体声LP,内容还是迪克西兰爵士乐,此时由于器材的普及,立体声唱头的价格从最早的250美元跌到不足30美元,佛赖功不可沒,当然他的迪克西兰爵士乐,也成为历史上第一张畅销的立体声LP。



第一张立体声LP,由Audio Fidelity发行

而后各家大唱片公司看准风向,立刻跟进。Audio Fidelity本小力微,赚得第一桶金后佛赖又投资设立了一个叫“伦敦超技管弦乐团”的演奏团体,录了13张古典音乐LP,内容从柴可夫斯基到维也纳圆舞曲,但这方面佛赖显然不是RCA和Decca的对手,之后他还是回到爵士乐领域,大约在1984年结业。及至1950年代结束,几乎所有大唱片公司,都推出立体声LP了。单声道LP此时还同步推出,到1960年代末,终告停产。

部分唱片公司的首个立体声录音 一览表

EMI 1951
RCA 1953.10.6 斯托科夫斯基/纽约爱乐乐团成员 埃乃斯库:《第1罗马尼亚狂想曲》、柴可夫斯基《叶夫根尼·奥涅金》中的舞曲
Decca 1954.5.14 安赛美/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 巴拉基列夫:《塔玛拉》、柏辽兹《本维诺托·切里尼序曲》、里亚多夫《巴巴亚加》、《基基莫拉》
DGG 1956.9 瓦尔哈(管风琴) 巴赫:《赋格的艺术》
CBS 1956.12.31 伯恩斯坦/纽约爱乐乐团和西敏寺合唱团 亨德尔:《弥赛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