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录音技术和电影院

立体声唱片在1958年开始进入民用商业领域,但是立体声录音技术的诞生则要早得多。几乎在1931年RCA推出很快就夭折了的LP唱片的同时,EMI的录音工程师布鲁米伦(Alan Blumlein, 1903-1942)就拿到了立体声录音技术的专利号,是为电影院的还音系统而设计。此后HMV也拿出了立体声SP的试验性产品(1933)。美国方面则有供职于贝尔实验室的弗莱彻(Harvey Fletcher, 1884-1981)也于1932年研制出立体声录音和还音系统,但较布鲁米伦的双声道录音和还音系统,弗莱彻的系统一开始显得庞大而笨拙,录制大型乐队作品时,一连串麦克风横贯于乐队头顶,多时竟有80个之多。

不过弗莱彻很快就摸索到了类似于布氏的录音方法,1932年3月12日,他在费城音乐学院用两个麦克风,为斯托科夫斯基指挥下的费城乐团录下了斯克里亚宾的交响诗《普洛米休斯》,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立体声录音。次年贝尔实验室进而研发出三声道录音系统,于当年3月22日现场转播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乐团的音乐会,将立体声信号传至华盛顿的宪法大厅。

由于SP不是立体声录音技术称职的载体,贝尔实验室更倾向于将它用于电影录音和电影院播放设备上。1938年米高梅公司率先采用4轨录音技术为影片配制声轨(1轨对白,2轨音乐,1轨音效),1940年第一部采用立体声技术录制配乐的电影由迪斯尼公司推出,它就是大名鼎鼎,还在五十多年后重拍的《幻想曲》(Fantasia)。

《幻想曲》的录音采用4条光学声轨(其中1条由电影院的扩音机调节音量),日后就被称为“幻想之声”伴音系统(Fantasound)。但由于当时电影院大部分都只有单轨还音装置,所以《幻想曲》的拷贝上的声带还是单声道的,唯一的例外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影城。当年录制的配乐(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的立体声版本在《幻想曲》DVD中有收录,一共4段。

立体声影院系统真正开始应用,要到战后的1950年代初,也即Amepx公司推出高保真磁带录音机之后。从1952年起,电影公司纷纷采用35毫米磁性录音带录制伴音,恰好这一年宽银幕电影也面世了,处女作就是带有纪录片样式的《宽银幕驾到》(This Is Cinerama),银幕较普通银幕拓宽3倍;次年华纳又推出宽银幕立体电影《恐怖蜡像馆》(House of Wax),堪称当下流行的3-D电影的老祖宗,其立体声还音系统则采用“华纳之声”(Warner Phonic)。1954年后70毫米Cinemascope成为宽银幕电影的主流制式,但是多轨立体声还音系统则基本未变,直到1975年杜比系统(Dolby System)出现为止。


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第一个尝试立体声录音